从柴油车到LNG燃气车再到全部升级换代为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从新能源充电设施为零到配套建设4个新能源充电站、30个充电桩,从全国没有到国内第一个制定公交碳排放量地方标准并应用于固原实际,从基准线碳排放2021年9104.12吨、2022年7551吨,到二氧化碳减排量分别达5550吨、4204.09吨,固原城市公交零排放体系正在日益完善。
仲春时节,固原绿意勃发。绿色是固原的生态底色,绿色出行在固原已成潮流,在一道道流动的“绿色风景线”中就有固原公交的身影。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近年来,我市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加快公交全面电动化转型,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构建城市公交零排放体系,助推固原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全力打造西部中小城市绿色发展典范。
优化车辆结构实现结构性节能
“纯电动公交车看起来大气、干净、漂亮,坐在车上感觉很平稳,噪音也很小。”市民李万春说。
我市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绿色公交、智能公交、节能公交的使用。2016年至2021年,先后采购120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并逐年对原有的常规能源柴油车及LNG燃气车进行替换,目前市域内运营的公交车全部为新能源纯电动车。“逐年分批采购车辆时,会根据城市道路交通状况,选择不同长度的车型,现有30辆12.5米长、80辆10.5米长、10辆8.5米长的公交车,能够满足市民基本出行需求。”固原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总经理崔栋说。
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的运行,为市民创造了更加安全文明、绿色便捷的出行环境。市民张瑛瑛家住市区太阳城小区,常年乘坐10路公交车上下班。坐在干净明亮的车厢里,她高兴地说:“我印象最深的是以前的公交车行驶时总有‘黑尾巴’,车厢里能闻到刺鼻的柴油味。现在的公交车外观亮丽,内部设计人性化,乘坐舒适又环保。”
我市在积极推广公共交通领域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的同时,配套建设充换电等基础设施。目前,我市建有西兰银、东关路、东岳山、海堡4个新能源充电站,配置新能源公交充电桩30台,充电泊位120个,总面积达47060平方米,车辆进场率100%。市区1路公交车驾驶员杨有奴工作9年来,驾驶公交车经历了固原公交从柴油车到LNG燃气车再到新能源纯电动车的不同阶段。现在,他每天都会提早到充电站给车充满电,并对车辆进行检查。谈及驾驶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的感受,他说:“现在的公交车车况更好、车速更快、更环保节能,车里还装有空调,夏天不热,冬天不冷,非常人性化。”目前,我市正在固原高速公路南入口处新建第5个新能源充电站,充电站占地11余亩,预计今年年底完工。
针对公交车夜间充电停场的运营模式,4个新能源充电站在优先保障公交车充电的前提下,面向社会开放营业。充电桩使用国际直流快速充电桩,与普通充电桩相比,公交直流充电桩功率更高,充电速度更快,一般的小轿车需30分钟至50分钟即可完成充电。3月6日,市民刘晓明在下班后驾驶着新买的新能源车来到市区东关路新能源充电站,门口登记后,他将车停到充电桩泊位上,由工作人员为车辆充电,40分钟左右,车辆已充满电。按照每度电1.2元计费,刘晓明付费51.6元。“以前开的汽油车,加满一箱油需要400多元,改开新能源车后,同样的路程花费仅需以前的三分之一,很划算。”刘晓明说。
固原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统计专员马蕊仔细对比了公交车使用各种能源的成本。目前,市域内每辆公交车每天运营里程约200公里,同样路程的情况下,新能源纯电动车运营成本为70元,而过去柴油车运营成本525元,LNG燃气车运营成本640元,二者分别是新能源纯电动车运营成本的7.5倍、9.1倍。现在,公司的120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运营成本每天较柴油车节余5.46万元,较LNG燃气车节余6.84万元。
“供电部门鼓励错峰用电,分时段实行4级阶梯电价,每天22时30分至次日6时30分,实行每度0.29元的低谷电价,仅是高峰电价的一半,这又为我们降低运营成本提供了空间。”马蕊说。
由于全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公交碳排放量计算标准,不能为交通运输行业推动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给予定量分析。作为固原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的行业监管部门,固原市交通运输局主要负责人牵头制定了地方标准《宁夏公交碳减排计量方法技术标准》,探索制定了城市公共交通企业运营过程中产生碳排放核算的一般规定及核算方法,重点制定了各种类型公交碳排放精细化核算技术标准。“标准的制定,旨在提升公交企业的碳排放管理能力,促进碳减排管理的规范化,提升城市公交监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帮助公交行业参与碳排放交易,支撑交通运输行业实现碳减排目标。”固原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昂表示。我市也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制定相关标准的城市。
经计算与核验,基准线碳排放2021年为9104.12吨、2022年为7551吨,通过新能源公交车置换项目,市区内2021年二氧化碳减排量为5550吨,减排幅度61%;2022年二氧化碳减排量达到4204.09吨,减排幅度56%。“随着车辆运营里程的逐年增加和绿色能源技术的应用,未来具有更大的碳减排潜力。”李昂说。
坚持科技创新实现技术性节能
我市在新能源公交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中,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10月,固原公交引进智能调度系统,对公司247名驾驶员、120辆公交车的运行进行线上排班,这让公司运营管理部负责人马君蕊感到轻松不少。“以前人工排班费时费力,稍不注意还可能出错。现在,只要设置好每条公交运行线路的首班发车时间、车辆间隔、车辆运行数量3个数据,就可以对公交车的运营时间、运营里程、每天完成运营趟次等数据进行自行排班,月底统计也更加精准和快捷。”马君蕊一口气说出了智能调度系统的诸多好处。
智能调度系统在网络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还实现了后台监控、轨迹回放、实时在线观看等功能。通过站台摄像头的智能识别,超过4名乘客立即告警,调度中心可以加派车辆,减少乘客候车时间。还可以在电子地图上看到各路公交车的运行情况,如果哪一站出现交通堵塞,可以及时通知总站调整发车间隔。车辆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提供优选方案,或通过电子站牌告知乘客。目前,企业公交车辆智能监控系统平台初步建成,公交车辆“北斗定位监测系统终端”安装率达到100%。
2020年,固原公交开通掌上公交App,市民可以实时查询发车间隔、途经站点等公交信息,方便精准。“以前坐公交,有时刚赶上前一班车开走,等候时间较长,现在有了‘掌上公交’,能够合理规划出行时间,还能用支付宝扫码支付车费,确实方便。”市民陈建雷说。
市民闫宣在本地一家企业工作,经常到外地出差,没想到一张小小的“六盘通”城市交通一卡通,也可以在外地使用。原来,他在固原办理的“六盘通”城市交通一卡通,在外地乘坐地铁、公交时可以直接使用。“我在北京、厦门、西安等地出差时,直接刷卡进站或上车。”闫宣自豪地说。2016年,固原公交作为全国100个试点交通城市建设市之一,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六盘通”城市交通一卡通,目前已和全国400多个城市实现互联互通,全市约发行16万张“六盘通”城市交通一卡通。
创新营运模式倡导绿色出行
作为绿色出行的引领者与倡行者,近年来,固原公交秉承“公交线路有终点,为民服务无止境”的发展理念,持续调整和优化城市公共交通运营结构,努力打造以常规公交为主体,通勤公交及临时租赁公交为补充,向市区周边乡镇线路为延伸的多类型公共交通网络,构建运营全过程零污染、零排放的绿色多层级公共交通体系。
截至目前,固原公交共有线路9条,线路总长度140.1公里,在打通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同时,打造了固原畅通、绿色宜居之城。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推进绿色公交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绿色低碳发展为核心,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不断改善公共交通硬件设施和营运服务质量,吸引更多市民选择公交出行。”李昂说。